| 您好,欢迎来到重庆城乡网! |
| 发布时间: | 2025/11/27 10:17:08 | 人气: | 35 |
你是不是也在强势股里栽过跟头:看到股价突破就追,次日回调套在高位,把 “假突破” 当 “主升起点”;强势股首次回调就慌,割肉后眼睁睁看着股价重启拉升,错失翻倍行情?
超级牛散林园在复盘千只翻倍股后直言:“做强势股不是追涨杀跌,而是等位置。90% 的强势股,首次回调到‘筹码 + 均线 + 止跌信号’的支撑共振位时,才是真正的介入机会 —— 这是主力的成本区,也是洗盘的终点,抓住一次就能吃满主升段。”
对散户而言,这个共振位的重要性在于:不用猜低点、不用啃复杂指标,就能解决 “不知何时进场”“怕踩洗盘陷阱” 的困惑,让做强势股从 “靠运气赌” 变成 “靠信号赚”。掌握它,就能跳出 “追高套、割肉飞” 的循环,这也是越来越多短线交易者把它当 “强势股必修课” 的原因。
一、形成原理:支撑共振位的 “三大资金逻辑”
这个介入位置不是凭空出现,而是主力 “吸筹 — 突破 — 洗盘” 的必然结果,三大核心信号环环相扣,每个信号都对应主力的真实动作,共振后才形成高确定性机会。
强势股基因:共振位的 “价值前提”
主力不会在 “散筹股” 上费功夫,支撑共振位的前提是个股有 “强势基因”—— 不是短期暴涨,而是 “筹码集中 + 放量突破 + 趋势稳固” 的组合:
筹码集中:前期震荡区间形成 “单峰密集”,无明显上下发散,证明主力吸筹充分;
放量突破:突破震荡平台时,成交量比前 5 日平均量放大≥100%,是主力脱离成本区的信号;
趋势稳固:突破后 5 个交易日内,股价没回踩突破位,5 日、10 日、20 日均线呈多头排列。
核心逻辑是 “主力控盘度”:筹码集中说明主力握有主动权,放量突破证明主力有拉升意愿,趋势稳固体现主力控盘能力;若筹码分散、量能不足或突破后回踩,就是 “伪强势股”,回调后难有主升,支撑共振位也无效。
结论很明确:只有 “筹码 + 量能 + 趋势” 都达标的强势股,才具备形成有效共振位的基础;伪强势股的回调,直接过滤。
首次回调验证:共振位的 “洗盘确认”
强势股的回调不是出货,而是主力 “清洗浮筹” 的动作,健康回调是共振位形成的关键:
缩量回调:回调期间成交量比突破时萎缩≥60%,证明主力没离场(出货会放量下跌);
幅度可控:回调幅度≤突破后涨幅的 30%,没跌破突破前的筹码密集区上沿(主力护着成本线);
周期简短:从突破高点到回调企稳,时间≤5 个交易日,主力不愿久洗消耗动能。
核心逻辑是 “筹码稳定性”:缩量是抛压耗尽的体现,不破筹码区是主力 “保成本” 的动作;若回调放量、跌破筹码区或周期超 5 日,就是主力出货,再无共振位可言。
结论清晰:“缩量 + 幅度≤30%+ 不破筹码区” 的首次回调,才是洗盘确认;放量破位的回调,立即排除。
支撑共振:共振位的 “精准落点”
洗盘结束后,主力会在 “多重支撑叠加处” 护盘,这就是林园说的 “介入位置”—— 是 “筹码密集区上沿 + 20 日均线 + 止跌信号” 的三重共振:
筹码支撑:筹码密集区上沿是主力的成本底线,股价回调到这会有天然支撑;
均线支撑:20 日均线向上拐头,既是中期趋势线,也是散户的心理支撑位;
止跌信号:回调末端出现 “长下影线”(下影线长度≥实体 1.5 倍)或 “两连阳”,是多头反攻的起点。
核心逻辑是 “资金共识”:三重支撑叠加,说明主力和散户在这个位置形成 “买入共识”,止跌信号则标志着 “洗盘结束、拉升启动”;若只有单一支撑、无信号共振,就是 “假止跌”,难成有效介入位。
结论明确:只有 “筹码 + 均线 + 止跌信号” 同时出现的位置,才是真正的支撑共振位;单一支撑的回调点,谨慎规避。
二、必要条件:支撑共振位的 “四重量化标准”
为避免主观误判,将三大逻辑转化为明确的量化标准,每个标准都有原理支撑,精准锁定有效共振位,排除无效干扰。
强势股基因的量化标准(对应价值前提)
核心是 “筛真强势、排伪强势”,原理是 “只有主力控盘股,才会有有效共振位”:
筹码量化:近 20 个交易日筹码集中度(振幅 ÷ 换手率)≤5%,筹码峰上沿与下沿间距≤10%(锁定充分);
量能量化:突破当日成交量 ÷ 前 5 日平均量≥2.0(放大≥100%),突破后 5 日收盘价均≥突破日收盘价的 95%(没回踩);
趋势量化:20 日均线斜率≥1°,5 日、10 日、20 日均线呈多头排列(中期趋势向上);
板块量化:所属板块同期突破近 30 日高点,板块内同步突破个股≥3 只(有板块协同支撑)。
首次回调的量化标准(对应洗盘确认)
核心是 “分洗盘、排出货”,原理是 “洗盘与出货的核心差异在量能和支撑,量化可精准界定”:
量能量化:回调每日成交量≤突破日成交量的 40%,且逐日递减(当日量≤前一日 90%,抛压持续减);
幅度量化:回调最低价≥突破后最高收盘价 ×0.7(幅度≤30%),且≥筹码密集区上沿 ×1.01(不破成本线);
筹码量化:回调期间筹码峰没分散,峰位移动幅度≤5%(主力没抛售);
周期量化:回调时间≤5 个交易日(洗盘效率高,主力不拖延)。
支撑共振的量化标准(对应精准落点)
核心是 “锁介入位、排假止跌”,原理是 “单一支撑易失效,三重共振才形成资金共识”:
筹码支撑:回调最低价落在筹码密集区上沿 ±2% 范围内(精准踩中主力成本线);
均线支撑:20 日均线斜率≥1°,回调最低价与 20 日均线偏离度≤3%(均线支撑有效);
止跌信号:出现 “长下影线”(下影线≥实体 1.5 倍)或 “两连阳”(第二根阳线收盘价≥第一根开盘价);
量能信号:止跌当日成交量≤回调均量的 80%(抛压耗尽),且较前一日放大≤20%(避免假信号)。
趋势延续的量化标准(贯穿全流程)
核心是 “保主升、排脉冲”,原理是 “介入后需验证趋势延续性,避免赚小亏大”:
量能延续:介入后首个上涨日成交量≥止跌日量 ×1.5(动能启动),且≤突破日量 ×1.2(避免过度放量见顶);
趋势延续:股价始终在 20 日均线上方,收盘价与均线偏离度≤6%(趋势稳健);
筹码延续:上涨期间筹码峰持续上移,集中度没下降(主力锁仓拉升);
指标延续:MACD 红柱逐日放大,DIF 线始终在 DEA 线上方(多头动能增强)。
三、操作细节:支撑共振位的 “四步落地流程”
流程适配散户 “时间有限、经验不足” 的特点,核心是 “选强势股→跟踪回调→找共振位→管持仓”,每步 10-15 分钟完成,操作方向清晰。
第一步:筛选强势股标的(收盘后 10 分钟)
操作:打开行情软件,调出筹码分布、成交量、均线及板块涨幅榜;按 “强势股基因量化标准” 筛选 —— 筹码单峰密集、放量突破、均线多头、板块协同;
目标:建 “强势股池”,每日更新,保留 3-4 只(聚焦高确定),剔除筹码分散、量能不足、板块下跌的标的。
第二步:跟踪首次回调(每日收盘后 5 分钟)
操作:对 “强势股池” 标的,核查是否满足 “首次回调量化标准”—— 缩量、幅度≤30%、不破筹码区、周期≤5 日;
目标:每日剔除放量下跌、破位、周期超 5 日的标的,符合条件的标记 “筹码支撑位、20 日均线位置”,纳入 “待介入池”。
第三步:确认支撑共振(盘中实时跟踪)
操作:观察 “待介入池” 标的,若出现 “触及筹码支撑 + 靠近 20 日均线 + 止跌信号”,立即核查 “支撑共振量化标准” 是否全达标;
目标:全达标的标记 “共振位确认”,纳入 “重点跟踪池”;若板块跌破 20 日均线,暂停跟踪(规避板块风险)。
第四步:持仓跟踪管理(持仓期间每日)
操作:单只标的持仓≤总资金 25%,最多持 2 只(分散风险);每日确认是否满足 “趋势延续标准”,不满足则减仓;若量能骤增超突破日 1.2 倍、筹码峰分散,逐步落袋;
目标:收盘价跌破 20 日均线且均线拐头,或 MACD 死叉,全部离场(尊重趋势信号)。
林园推崇的支撑共振位,本质是 “用量化信号找主力的‘成本安全区’”—— 强势股基因筛掉无主力的伪强势,首次回调验清洗盘真伪,支撑共振锁定精准介入位,趋势延续保障盈利落地。这套方法的核心不是 “预测涨跌”,而是 “跟随主力动作”,因为主力绝不会让股价长期跌破自己的成本共振区。
多数散户抓不住强势股,不是运气差,而是 “急功近利”—— 追高时忽视主力诱多,回调时恐慌于短期波动;或是 “信号模糊”—— 仅凭单一 K 线就决策,不懂支撑共振的核心逻辑。记住:强势股的主升不是 “突然启动”,而是 “回调蓄势后的必然”,耐心等回调到共振位,远比追高更安全、更高效。
| 还没有对此评论! |
| 电话: |
|
| 电话: |
|
| 电话: |
|
| 电话: |
|
| 电话: |
|
| 电话: |
|
| 电话: |
|
| 电话: |
|
| 电话: |
|
| 电话: |
|
